欢迎来到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政府!
站内搜索:
索 引 号: 01/2012-00233 发文机关: 南郑县人民政府
标  题: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2-04-12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县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奋力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经济强县目标,以城乡居民增收、财政增收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71亿元,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7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9.34亿元,增长25.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2∶48.9∶32.9。完成财政总收入12.76亿元,增长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4亿元,增长20.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8亿元,增长33.4%。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
  一年来,县人民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保增长,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各项政策,抓重点、攻难点、破难题,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十大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和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任务全面完成。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植和扶持力度,新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4个,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56个。建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13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个。实现农业总产值19.21亿元,增长6.9%。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坚持把保工业作为保增长的关键,制定并实施了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遏制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工业经济止跌回升、稳定向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9亿元,增长1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89亿元,增长13.4%。高度重视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的实施,烟厂技改、1.2万吨炸药生产线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汉中胶东水泥公司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已完成土建及部分设备购置,汉中特种锌业公司年产10万吨锌合金项目已完成硫酸生产线主体建设。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由34户增加到42户。强力推进梁山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新入驻企业5户,累计达37户,完成产值6亿元,被列为全省首批100个重点扶持的工业园区。以创建中小企业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总产值63亿元,增长21.2%。
  旅游经济迅猛发展。认真实施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狠抓精品景区打造,黎坪景区顺利开园,天汉水城旅游区建设全面启动。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油菜花节茶叶节暨投资洽谈会”,进一步提高了南郑旅游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形象。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新建休闲度假山庄7个,农家乐、乡村宾馆达到113个,成为旅游产业的新亮点。2009年,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水平,旅游经济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年接待游客1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9亿元,分别增长35%和39%。全县形成了发展旅游经济的浓厚氛围,旅游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城镇和交通建设步伐加快。2009年是近年来城市建设投资最多、实施项目最多、城镇面貌发生变化最大的一年。周家坪、大河坎与汉中中心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一批关系南郑长远发展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南郑大道东段、惠丰路、县城褒国路和人民北路已建成,汉南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快速推进,汉江湖韵A组团开发、江南东路和南郑大道东段区域五条配套道路工程全部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顺利。以新集、青树、元坝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占道经营、违规户外广告、城市交通秩序进行了专项整治,取缔违规营运出租车和三轮车,开通城市公交,城区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环境卫生有了明显好转。对公路沿线和景区周边的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两河—元坝公路已竣工通行;城关—湘水、红庙—小盘公路改建已全面完工;朱家坝—白玉道路改建已完成路基加宽24公里。全年新建、改造县乡公路162公里。
  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生命线。狠抓投资环境整治,认真解决投资客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投资环境“一票否决制”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指挥部制、公示制、法人负责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32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年度投资10.63亿元,占年计划的120%。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加强,组织参加了西洽会、津洽会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型经贸合作洽谈活动。组建工业、农业产业化、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个招商小组,主动出击,集中招商。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51.48亿元,已落实招商项目22个,实际到位资金6.6亿元。被省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先进县”。
  (二)扎扎实实保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005元,增长18.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748元,增长23.4%。城乡居民存款余额47.7亿元,增长18.4%。
  全年实施民生工程271个,完成投资3.43亿元。大力实施“双高普九”达标工程,巩固提升“两基”水平,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市率先启动了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县人力资源市场已经建成,新增就业岗位3507个,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加强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输出劳务14.2万人,创收12.7亿元,被省政府授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狠抓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495个村卫生室全部建成,创立了一套村卫生室建设、管理、运行的有效机制,其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43.3万人参加了新合疗,参合率93.6%。3.76万人参加了城镇医保,完成了年度任务。狂犬病和甲流防控工作积极有效。县中心敬老院重建已完成主体工程,新建乡镇敬老院3处,北苑居廉租房开工建设。发放城乡低保等各类救助金3355.56万元。建成通村水泥路254.3公里,完成通达工程90.1公里,新建沼气池2800口,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12处,解决了7.0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修复渠道20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15个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和46个扶贫重点村建设进展良好。
  (三)千方百计保稳定,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坚持把保稳定、促和谐作为第一责任。继续深化平安南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5%。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建成信访接待大厅,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信访接待工作机制,全面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信访热点和难点问题,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588件(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82件,调处率97.5%,基本实现了“一控双降”目标。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排查和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维护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多项工作跻身于国家、省级先进行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实现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通过了省上初验;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和国家级初验;广电村村通工作被省上授予示范县。与此同时,国土、统计、科技、文化体育、宗教、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四)齐心协力抓重建,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
  面对艰巨的重建任务,我们紧抓中省市恢复重建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重建进度。全县用于恢复重建的各项资金6.42亿元。12848户农村灾民和410户城镇灾民建房任务已完成;38个教育重建项目已完工,32个开工在建;28家乡镇卫生院建设已经完成;县医院住院大楼开工建设;应急除险水库13座;3处地质灾害点得到治理。这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改善了教育、卫生、水利和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强化管理促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坚持把依法行政、提高效能作为推进政府工作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6件,政协委员提案84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建设十项制度,形成了一套职责明确、权限清楚、程序规范、运行有序、奖罚分明的制度体系,做到了用制度规范政府行为。狠抓政府效能建设,建立电子政务平台,组建县政务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继续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群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县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与建设陕西经济强县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二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三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四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力度还需加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工作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纵观我们面临的形势,今年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将好于去年。随着汉中“双百”城市战略的实施和“一江两岸”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县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有较为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县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主要任务,以扩大开放、创新机制为动力,持续推进工业、旅游、非公经济三大突破,实现促增收、惠民生、快发展的目标。
  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工业总产值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8%;旅游总收入增长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万元GDP能耗下降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绿色化”的要求,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实施“十大工程”。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优质粮油、生态茶叶、优质烤烟、中药材、特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全省生猪养殖大县。粮食面积稳定在58万亩,油菜23.5万亩;新发展良种茶园6000亩,低改茶园5000亩,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6家;种植烤烟1.5万亩;生猪饲养量达到120万头,其中出栏70万头,新建万头规模养殖场3个;新发展附子、厚朴为主的中药材1万亩,建成厚朴饮片生产线;发展蔬菜6.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00亩;新种植核桃6500亩。县财政继续统筹1000万元用于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和后续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现有3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发展3家市级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创办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每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格局。
  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鼓励企业申报品牌和认证产品。加强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完成钟宝寨、武家沟、白沙寨、灌沟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大灌渠改造力度,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400亩,建成退耕还林口粮田12789亩,新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40个,解决2.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认真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整合支农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为重点,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好2010年度21个重点村建设。完成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1.3万亩土地治理任务,抓好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认真实施县域工业化发展规划,构筑以主导产业为支柱、重点企业为支撑、工业园区为平台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壮大支柱工业。重点抓好烟草、设备制造、建材、矿产冶金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工业,培育骨干企业、名牌产品,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着力抓好10万吨锌合金、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和楠木树、九岭子铅锌矿开发建设。
  突出抓好“两园三区一带”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加快建设梁山建材工业园区、碑坝矿产冶金工业园区、大河坎航空工业聚集区、草堰机电设备工业聚集区、阳春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大河坎至阳春濂水河流域中药材种植及提取加工产业带。
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扶持服务力度。落实好中省市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县财政再统筹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工业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按照“抓大带小、扶优扶强”的原则,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用地、科技创新、融资困难等问题,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外来客商来县发展,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新发展民营经济组织300个。完成总产值72亿元,实现增加值32亿元。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经济发展载体
  以改善生活、生产环境为目标,以推进周家坪、大河坎与中心市区一体化进程为重点,大力开展“城镇化建设重点推进年”活动,全面实施畅通、生态、点亮、清洁、文体五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
  抓好城市建设。完成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100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年底前汉南大道南郑段要全线贯通。建成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延伸段、梁州路。上半年完成南郑大道东段区域5条城市配套干道建设,开工建设县城水上公园。抓紧实施南郑天然气气化工程。加快汉江湖韵旧城改造和大河坎东片区开发,抓好南郑大道区域、县城北一路两侧开发项目建设。完成江南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
  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切实抓好已列入全省重点镇的新集镇和陕南百镇的青树镇的城镇建设。同时,加快发展汉宁公路、211省道、汉通公路沿线城镇带建设。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和管理模式,培育一批商贸重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文化大镇。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艺苑、大华、幸福嘉苑、恒泰、鹏程、泽伟、东龙置业、百仕达等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房地产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繁荣城市产业、扩大城市就业、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农民进城落户,扩大城镇人口规模。
  加强市容、村容整治。深入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取缔占道经营、违章建筑查处等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净化美化亮化村镇。
  (四)发展旅游经济,壮大第三产业
  以满足游客需求、拉动三产为目标,持续推进旅游经济突破发展。
  加强重点景区建设。加快黎坪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宾馆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以天汉水城门户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游客集散中心、道路网络、游船码头、青树古镇、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依托汉山自然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积极推动大汉山开发。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富民工程,在规模和质量上求突破。
抓好旅游文化的深度开发和宣传推介。充分挖掘龙岗文化、宗教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有机融合。积极配合举办好“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进一步提高南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工作,抓好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努力增加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
  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新网工程,全面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改造提升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中介、仓储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五)实施惠民工程,着力改善民生
  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居住、交通、文化水平为目标,持续抓好惠民工程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努力提高“双高普九”水平,积极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继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扩大“营养餐工程”覆盖面,抓好第二批中小学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完成大河坎小学整体搬迁。
  ——全面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扩大城乡居民就业。
  ——切实抓好卫生事业。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把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药品“三统一”,认真实施65岁以上老人体检、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等十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成县医院住院大楼,完成乡镇卫生院后续重建项目;强化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抓住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机遇,建成大河坎“阳光新居”和县城“北苑居”各1万平米廉租房,开工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逐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努力提高道路畅通能力。全力做好宝汉高速公路南郑段征地拆迁及环境保障工作。县财政统筹安排1000万元用于县乡公路建设,完成圣水至湘水、王河坎至城固、朱家坝至白玉、周家坪至濂水公路改建,争取新集至勉县、元坝至宁强、青树至歇马的道路列入改建计划,早日实施。建设通达工程85公里。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通村客运,方便群众出行。加强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确保安全畅通。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制定文化产业规划,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建设县文化影视中心。加强乡村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实施好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120个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1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项目,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数字化工程建设,实现共缆传输,提高综合覆盖率,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切实做好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创建和“长寿之乡”申报工作。整合老龄服务工作机构。建成县中心敬老院。建设东城、西城、大河坎、油坊街、向阳5个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和老年看护中心,加快益丰国际颐养中心建设步伐。
  (六)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以增强后劲、加快发展为目标,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实施33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22个、新建11个。
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对于所有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实行指挥部制、公示制、法人负责制和考核奖励机制。组织力量,跑市赴省进京,争取中省市的更大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搞好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抓好项目的策划包装,精心筛选论证、储备一批带动效益显著的大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挤入省市计划盘子,早日开工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有针对性地定向区域招商,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在全县形成浓厚的招商氛围。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认真落实投资环境“一票否决制”,不断创优政务环境,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加强投资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拉强运、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对一切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坚决追究责任,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七)强化财税工作,提高保障能力
  以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为目标,努力做好财税工作。
  高度重视财源建设。巩固扩大现有财源,挖掘培植新型财源,加强对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利税大户的帮扶力度,积极争取中省转贷资金支持。
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加大税务稽查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综合财政管理体系,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审计监督,规范各项资金管理。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与金融行业的合作,积极引导金融行业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提高服务效率,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业共赢发展。
  (八)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发展
  以保稳定、促和谐为目标,持续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继续开展创建平安南郑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社会防控体系,加大重点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和信访案件办理责任,依法规范信访秩序,重视和解决信访积案。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和法治县创建工作,大力推行化解纠纷“双五”工作机制。加强司法救助,拓宽法律援助渠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完善监管体系,深化专项整治,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抓好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和用药安全。健全突发事件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落实自然灾害预防措施,抓好赈灾救济工作。
  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化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探索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巩固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开展省级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依法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土地复垦,保持耕地占补平衡。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加强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从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减排任务完成。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抓好科技工作,组织实施好科技兴县“366工程”,开展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天保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保障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加强网吧、文化娱乐等场所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抓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为目标,持续提升政府的依法、民主、科学执政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促进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转变政府职能。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
  (三)切实改进作风。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狠抓干部管理,提高干部素质,促使政府工作人员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上,满腔热情地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实实在在解民忧、扎扎实实帮民富。
  (四)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效能监察,建立和完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公务接待,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抓好“三项政策四项资金”监督检查,加强“三乱”治理,严肃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南郑而努力奋斗!